周末问答|试用期转正的时候能顺便提升职么?

首页    周末问答|试用期转正的时候能顺便提升职么?
莱茵问答专栏




这里是莱茵老师的每周问答专栏,扫码进群,随时免费互动答疑,解决职场问题。



01
转正升职


想请教下莱茵姐姐,转正的时候适合跟老板谈岗位变动么?背景:工作几年了,但是换了新工作,可以说这个领域还算新人吧。但是个人认为实习期3个月,表现还可以,老板也还是认可的。



你想换title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?


如果是外向型的工作,需要经常和客户打交道,那么为了沟通顺畅是可以提的(比如很多销售人员的名片上印的都是总监、总裁,为了方便拓展人脉资源)。


但是如果是新人,入职又只有三个月,只是为了个人待遇的话是有点急于求成了。


所以我比较想知道真实的原因是什么,一个是看是否有说服力,第二就是要从长远看待影响。


我觉得你可以真诚地和领导说一下你遇到的难处,比如和客户换名片的时候有点尴尬,看title上能否优化为项目经理之类的,但是哦,一般充其量就也就到这而已。


改个名片相对容易,可要是真的职位晋升,绝对不是试用期表现得不错就行的。


但是如果他愿意给你改名片也是好现象,就怕他突然给你做思想工作一步步来吧。




02
压力太大


莱茵,想请教你一个职场的问题。我目前在北京的小学当班主任,我感觉工作压力太大,焦虑情绪很严重,我想跟领导申请不当班主任了,请问你有什么建议吗?



先和自己够得着的领导沟通一下这个事情,寻求一下建议。


因为这个不仅仅关乎到你自己的工作安排,而是整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调度,如果你现在临时说不想做班主任了,那就意味着学校要在1个月内找到另外一个人来充当班主任,这个对他们来说的压力也是有的。


另外呢,对于你自己的职场印象来说,他们也许会觉得你稳定性差一些,安排好的事情还要反复,这个也许会对你在学校的仕途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
所以最好你先搞定一个比你职位高的领导,和他请教一下对策,一般年长的老师对这些事情会更有经验。


当然,最好的情况是ta愿意和你一起出面去和校长谈,如果ta不愿意也很正常,那最起码你可以得到一些建议。


其次呢,我觉得你还是需要给他们留一点时间,别说立刻就不干了。


比方说你可以说,你愿意先承担起来,直到他们找到新的班主任来接替你,给学校留一点时间。


其实不管是怎么说,这种做法真的不是太好,所以这段时间过后,我建议你也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。


如果想继续在这里面好好发展,那么就要调整心态,不能什么事情都往后缩;如果你不喜欢这种状态,那么你想做什么呢?这个事情也需要思考清楚。


任何方法和话术都是缓兵之计而已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



03
实习留用


想请教莱茵姐和各位老师一个问题,我现在在咨询公司实习,毕业之后如果想return这家公司的话需要怎么做呀?有什么需要重点维护的关系或者要做的事嘛?我明年毕业~



我是有过实习留任经历的,不过不是在咨询,是在基金公司。


当时我是从暑期实习转成了日常实习,因为最后一年没什么课了,然后也是正常参加了校招,不过有些公司对于实习生转正的校招难度会比正常校招要低一点。


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和领导搞好关系吧,要看你是想转回当前的部门,还是说你有别的想去的团队。


如果是想留在当前的团队,我觉得你可以和自己的领导多聊聊,看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先例,需要做什么,怎么争取机会。


以及像咨询是项目制的,所以可以争取多在项目上做一些贡献。


最最重要的就是心态,不要把自己当作实习生,就当作一个正式的员工,为公司出力,然后寻找机会,特别是一些用人之际,如果你表现得当的话,还是会有机会的。




04
归属感


请教一下莱茵老师,我目前是在职博士,她加入现在公司1年多了,总觉得没有归属感。公司取得了什么成就突破我也没感受到半点自豪,在团队里属于干完事就走,对团队也没有归属感。这样是不是对未来发展不太好?应该怎么改变呢?


背景:目前,1年多到2年,这个公司的福利待遇都不错,读博士就是公司资助的。



需要分析一下没有归属感的原因,是对工作内容不认同,还是对公司团队的文化价值观不认同,还有公司的上升路径是否明确。


这么说吧,需要探讨一下,你加入这家公司最初的诉求是什么。


其次是分析自己的职业规划,看未来是想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。


如果是技术路线的话,会比较看重的是经验与名企背书,可以让她坚持到读完书,并且工作经验比较久了之后,再考虑跳槽。


如果是管理路线的话,是需要寻找和自己比较契合的公司,因为管理是一个很综合的事情,只有充分认同公司文化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,否则自己痛苦,被管理的人也会很痛苦。




05
职业方向


想请教莱茵老师一个小问题,我现在面临入职,也做了几份实习,但是突然间觉得对什么都不是很感兴趣,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往什么方向发展,每个路径上似乎都有吸引我的点,可也有我不太满意的地方,我应该怎么选择呢?



1:1确实是一个方式,大致的思路是,要对你在意的因素进行排序。


有一些是你现在看重的因素(比如公司的牌子、稳定性、起薪等等),但是有一些是长期会激励你的因素,比如你的使命感、热情等等。


其实解决起点的问题并不难,应该是所有职业选择问题里最容易的问题了。


但是很多人的迷茫其实来自于这些短效的激励被满足了以后,也就是说,除了这些以外,我还要什么?


实际上你现在这个阶段的迷茫反而是好事,督促你提前想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。


比起很多人入职之后的迷茫,反而我鼓励你现在思考清楚这个问题,虽然它不见得是最终的答案,但是至少可以让你提前建立一个觉知。


把那些吸引你的点进行排序,思考哪些因素对你形成更深层的激励,让你更有动力地去工作、最大程度实现你自己的价值。

今天的答疑就到这里

没看过瘾?

欢迎扫码加入【职场麻辣拌-必备职场技巧分享群】

和我们探讨职场热门话题


还有免费大礼包放送!

礼包领取方式:关注公众号“职场麻辣拌”并回复“礼包”




这里是职场麻辣拌
新商业人才孵化器

2022年6月23日 22:27
浏览量:0
收藏